
你每天查看的空氣質量數據,背后都有一群 “隱形哨兵" 在 24 小時堅守 —— 它們就是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。這些遍布城市、鄉鎮的監測站點,用精準的技術手段捕捉著空氣中的細微變化,為我們的呼吸健康和環境治理提供科學支撐。

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是對空氣中污染物進行定點、連續或定時采樣測量的專業設施,核心由采樣系統、監測分析儀、數據處理及傳輸系統組成,部分站點還配備空調、穩壓電源等輔助設備保障運行。一個區域通常會根據面積和環境需求,布設多個監測點位,形成覆蓋網絡,每個站點可覆蓋半徑 500 米至 4 千米的范圍。

其監測范圍十分明確,主要聚焦六項核心污染物:細顆粒物(PM2.5)、可吸入顆粒物(PM10)、二氧化硫(SO?)、二氧化氮(NO?)、一氧化碳(CO)和臭氧(O?)。不同污染物采用針對性監測技術,比如 PM2.5 通過 β 射線光濁度法測量,臭氧利用紫外吸收光度法檢測,二氧化硫則采用脈沖紫外熒光法分析,確保數據精準可靠。

這些站點的工作能力堪稱 “全天候無休",能連續不間斷采集數據,并通過網絡實時傳輸至生態環境部門的監控平臺。通過分析這些數據,不僅能實時反映區域空氣質量狀況,還能追溯污染變化趨勢,為大氣污染精細化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—— 當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,工作人員可快速溯源排查,及時采取管控措施。

為保證數據真實有效,監測站會定期開展巡檢維護,包括設備校準、污染源排查、網絡安全核查等工作,同時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防止人為干擾。如今,這些監測數據還會通過政務平臺、手機 App 等向公眾開放,讓大家能便捷查詢身邊的空氣質量狀況。

技術支持:環保在線 管理登陸 sitemap.xml